现在的我们有手机有微信,发个短信比过去写信要方便很多,现在还有微信视频,只要想看就能和父...
记得我读初二时,有一次正在教室上课,突然窗边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族谱没错,正是我的父亲。我正捉摸着父亲怎么没有提前告诉我一声,脚步已不自觉地走到了父亲身边。父亲气喘吁吁,头发凌乱,额头上渗出不少豆大的汗珠,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看样子,父亲一定是很早起床赶车到城里办完事,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我的学校,趁机来看望我一眼,再急匆匆地去到车站赶上当天回我们那儿的车子。看着父亲大汗淋漓的样子,我的心也很难过,一种莫名的心酸油然而生,岁月磨平了父亲的棱角,时光染透了父亲的青丝。但与其说父亲是来看望我,倒不如说是给我们带信过来。因为我们见面的时间很短很短,几乎每次我都是在三言两语词不达意的寒暄中目送父亲离去,似乎情感的强烈并没有达到最高潮。而信却可以不论时日长久地陪在我身边给我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因此在一定时间内,信带给我的安慰与鼓励甚至超过了我对父亲的依赖。但这次我只猜对了一半,父亲把信交到我手里后,才告诉我他下午要出去打工。看着父亲转身消失在教室走廊转角处,年幼的我真正读懂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般疼痛,那般深刻。
随后的两个月,我没有收到过父亲的来信,那也是父亲来信间隔时间最长的一次。
我便把他临走时给我们的那封信翻来覆去地看了几十遍,以至于现在仍清晰地记得那张张信纸上父亲留下的笔迹。“你们现在已经是初二了,许多事情要学会自己解决。你们的学习首先是最重要的,只有学习好了你们才有选择不同人生的自由和余地,才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和实力。你们是我亲自带大的,你们都不笨,只要认真用心地学习,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还要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我要去外地打工了,因为上个月我们承包的土地被别人收回了,你母亲多养了四头猪可还是无济于事。呆在农村根本没有多少收入来源。可我们要吃饭,你们要上学。我去打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看一遍,我总会热泪盈眶,不是为我们家穷伤心落泪,而是对父亲离乡背井于心不忍。
就这样,父亲的信整整陪伴我们走过六年,走完我们的中学时光。
六年的中学生涯里,信成了父母与我们沟通的主要渠道,也是父亲辛勤劳作与我和姐姐坚持不懈奋斗的最好见证。
六年以来,父亲一共给我写了多少封信,我记不清了。
记忆中有无数的信,因为父亲隔三差五就会写一封信给我们。母亲有时笑话他不懂得表达感情,只知道用写信这种最原始呆板的方式来表达他对我们的关心与牵挂,他也不理睬。写信似乎成了他生命中的习惯,也成了我人生轨迹上别具特色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风景。父亲一直用纸用笔支持我们,鼓励我们,成为我们身后最坚实的后盾。他给我们写过那么多信,可我们却并未给他回过一封信,总觉得他给我们写信那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是他乐此不疲的事。直到现在父亲不再给我们写信了,我们才意识到父亲的信曾带给我们的远非心灵上的疏导与学习上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