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盛氏系出姬姓 修网络家谱姬姓源于黄帝。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
据考证,盛氏系出姬姓
修网络家谱姬姓源于黄帝。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因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也姓姬。黄帝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其得姓者十四人,得十二姓。即: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儇、依。黄帝正妃嫘祖所生二子,一曰玄嚣,二曰昌意。玄嚣得姬姓。周文王姬昌就是玄嚣的后裔。据史记记载从黄帝到周文王的世系是: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蟜极,蟜极生高辛。高辛生后稷,是为周祖。后稷生不屈,不屈生鞠。鞠生公刘。公刘生庆节。庆节生皇朴,皇朴生差弗。差弗生毁渝。毁渝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亚圉。亚圉生公祖类。公祖类生太王亶父,亶父生季历,季历生文王昌。周文王有一百个儿子,周朝建立后,通过对其分封诸侯采邑和领地又衍化出了上百个氏,如周、王、文、武、杨、刘、毛、鲁、毕、田、成、盛、等。
盛氏得姓始祖和主要来源有三
其一:周文王第七子叔武封于郕(盛),郕(盛)国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公元前686年为齐所灭。其后人有以郕、成和盛为氏者。也有族谱记载:周文王第十八子(一说为二十八子)樊寉(字叔武)封于盛,是为盛国,樊寉下传十二代,(一说为九代)到大材公这一代时犬戎作乱,周幽王被杀,周平王继位。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从西安迁都洛阳,大材公也随之而到东都,子孙遂处于河洛间,盛国之民,为记住自己的出处,都以国名为氏。这一支人口多,分布广,浙江盛氏、湖南盛氏、湖北盛氏、江西、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四川、云南等地的盛氏和我们淄博盛氏,基本上都是这一支的后裔,浙江新昌盛氏族谱和石唐盛氏族谱等对此都有记载。其二:周文王庶子召公奭,因助武王伐纣有功,先封于召,后封于燕,其支孙和满在周穆王时得一块领地,称为盛邑,随后建立了盛国,盛国在今山东泰安一带。公元前686年也为齐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据说湖北黄石铁山盛洪卿村盛氏就是这一支的后裔。召公奭后裔还有一支以召公名为氏,成为奭氏。到了西汉元帝刘奭时(公元48年),因避元帝讳,又将奭氏改为盛氏。如北海太守盛苞(一说为盛伟)。其三:满族盛佳氏等少数民族姓氏改姓。
浙江新昌京公后裔盛兴江宗亲曾多次将从族谱上摘录的部分盛氏先祖的世系在网上发布
资料显示:盛氏始祖是周文王之子樊寉,字叔武。十二世祖(一说为九世祖)是大材,二十七世祖雍,三十一世祖吉,仕汉朝廷尉由江南金陵迁广陵。五十一世祖昉,五十二世祖彦,字子翁(371—420),东晋官至侍郎小中正得称郡,盛氏广陵郡自公始。六十一世祖兴贤,六十二世祖彦师,唐初虞城人,葛国公、武卫将军、宋州总管。六十八世祖守仁。七十一世祖升和,七十三世祖有积,字唐处,仕吴越国余抗县令,七十四世祖铛(904—971)初居虞城,仕吴越国余抗县令,浙江盛氏始祖。七十六世祖豫,仕吴越国检校太傅,后归宋。豫公有三子,长子京,次子度,三子广。七十七世祖,京、度、广三公。京公字公望(970—1017)有一子佩,佩公字遵甫,号梦觉子(990—1032),仕新昌知县,为迁新昌始祖。佩有三子:孝恭、孝先、孝勤。度公字公量(973—1045),北宋端拱二年进士,出使西夏绘图献宋真宗,官枢密院事,任资政殿大学士,景佑二年拜为参知政事,宋史有传。墓葬余抗黄山,人称宰相坟,度公有三子,长子全、次子伦、三子俊。广公字公通,有一子倬。七十八世祖佺公字山甫,子孝廉(79),孝廉任校书朗,字宣(宝盖下面一横)。七十八世祖伦,字申甫,仕兵部郎中,知湖洲事,再知安吉事。子孝周79世,知宿州事,又知通州事;孝周子三:中和、中立、中正(80世),78世祖俊,字崇甫,子孝贻79世,孝贻子人才(80)人才子三,邦彦、邦泰、邦年。邦彦子德恭(82),由钱塘迁兰溪石塘始祖。京公后裔主要分部在浙江,以新昌县最多,已传三十九代,上万人。度公后裔在浙江、湖南、江西、江苏、安微、湖北、云南、四川、山东等地均有分布。广公后裔分布情况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