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谱研究院 > 裕民家谱网

裕民家谱网

裕民家谱设计

时间:2017-07-11 作者:中国家谱网 点击:9次 来源:家谱
    “裕民家谱设计”是大众朋友瞩目已久的热门话题,为此凡客家谱网小编就敞开心扉与大家一起分享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裕民家谱设计的内容,欢迎联系凡客家谱网客服QQ:1556773196进行咨询。
裕民家谱设计

    裕民家谱设计        跃进桥        1958年底,整治京杭大运河工程全线动工。为保护扬州古城风貌,减少房屋拆迁,缩短航程,工程采取了避开市区,裁湾取直措施。在北从瓦窑铺,南至长江边都天庙一线,另开凿大运河。同时,1959—1962年底,新建了位于东郊的“扬州运河大桥”。为此,328国道公路扬州段,随之向南迁移2公里,与扬州运河大桥相衔接,并新建筑了运河西路。     为与扬州运河大桥和南迁的328国道线扬州段相配套,跃进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建设,到1962年第一期工程初步建成通车。这样,市区车辆可驶过跃进桥,途经扬州运河大桥直达苏北地区各县市。     提及跃进桥的建造过程,还有一段心酸的回忆。由于当时国家正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经费不足,物资匮乏,近20米宽的桥墩虽已浇制成功,但限于地方财力、物力不足,桥面只铺设了8米宽。等待近20年,直到1981年秋,市政府着手完善跃进桥的扫尾工程,利用原有钢筋混凝土墩,将桥面拓宽至19.5米,并分设快慢车道和行人道。     此后,跃进桥又几经修建改造,美化、亮化。而今,已成为古运河上一个靓丽的景点。      徐凝门桥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扬州市区的工业和城市建设发展较快,南郊出现不少新的大中型工厂企业,市区开发最早的东花园居民住宅区也开始建设。市政府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于1975年9月—1977年4月,在徐凝门渡口与南通东路的交汇处新建了徐凝门桥。该桥为双曲孔桥,长55.6米,宽12.6米,可供载重量15吨的汽车来往通行。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古运河两岸风光带景点的日益完善,为方便游人观光和滨河住宅区居民的休闲,2008年6月—9月,在徐凝门桥北首大水湾处,还新建一座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钢架结构大水湾人行景观桥。因该桥远远望去,形似扬州市树柳树的一片叶子,故亦称“柳叶桥”。此桥为法国人设计的台阶式人行景观桥,长70米,宽3米—7米,北连康山文化园,南接万马滨河城,从高空俯视犹如一片狭长的弯弯柳叶飘落在古运河上,别具一格。      五台山大桥        步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扬州经济社会建设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根据扬州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市区新辟的二环路工程开始启动。1995年,市政府决定,在东北郊五台山与高桥闸之间的古运河上,架设跨越古运河上的第7座桥梁———五台山大桥,并把这一工程列为1996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之一。     五台山大桥于1995年底破土,该工程由南京市政设计院设计,南京农垦建设公司负责施工。大桥全长259米,宽30.6米,与古运河成24°斜交,其中主桥5跨,东引桥3跨及西引桥4跨,总投资2000万元左右。1997年6月,五台山大桥经过17个月的紧张施工,顺利竣工。大桥桥体宏伟壮观,桥面机动车4车道,宽15米;非机动车道,宽5.5米;栏杆及灯具均采用不锈钢制品。此桥东通五台山路,西连漕河路,时为市区二环路上跨度最长、造价最高、工艺最新的一座现代化大桥。      便益门桥        上世纪末,古运河综合整治与全面保护工作进入高潮。古运河两岸不仅完整地保留和复建了禅智寺码头、邗沟大王庙、扬州麦粉厂厂房大楼、宋大城东门遗址、普哈丁墓园、吴道台宅第、长生寺弥勒阁、天主教耶稣圣心堂及康山街、南河下的盐商豪宅与会馆等一批名胜古迹,并新辟大王庙广场、古河新韵、便益门广场、气橙壑秀、撷芳俪浦、东关古渡、徐凝门广场等景点和建筑,将沿岸街景打造一新。     为适应古运河综合整治需要, 2003年7月,继五台山大桥之后,市区东部又一跨越古运河的桥梁———便益门桥破土动工。     便益门桥位于原三茅庵渡口附近、解放桥之北720米处,桥梁总长85米、宽20米。其中,机、非混合车道为14米,两侧人行道各3米。桥梁西接线设计采用了南北匝道方案,使上下行车分流,这样既显现古运河风光带的迷人风景,又能满足交通需求和尽可能减少对已建成道路的破坏。面对盐阜东路的匝道挡墙,设置了以运河风情为主题的壁画浮雕,丰富了周围景致。工程建设总投资450万元。     2004年4月,便益门桥及接线竣工通车,既增加了市区横向通道,沟通盐阜东路与江都北路交通,又减轻了位于文昌中路中段解放桥的交通压力。      三湾大桥        2005年10月,古运河上的第9座桥梁———三湾大桥开工新建。三湾大桥位于古运河文峰塔西南侧,横跨古运河三湾地段,是连接河西开发路,向东延伸至渡江南路(原扬圩公路)的又一座古运河大桥。桥长120米,宽35米,双向4车道,是市区三环路上的一座主要桥梁,工程总投资2400万元。翌年9月30日竣工通车。     三湾大桥建成后沟通了市区西南片古运河两岸的交通,把广陵区与开发区连为一体。这对进一步促进广陵、维扬、邗江及开发区四个区的联系和共同发展,发挥了推动作用。同时,还缓解了市区二环路的交通压力。      夫差桥        2004年5月1日,宁启铁路宁扬段通车运营,其铁路货站设在城北乡瓦窑村境内。为改善市区东北郊古运河两岸交通环境,逐步完善三环路,市政府决定在延伸运河北路的基础上,再架设一座古运河大桥,南连运河北路,北接站前路,直通铁路货站。因新建桥梁地处古邗沟附近,为纪念扬州城开城鼻祖吴王夫差,故市地名办公室将此桥命名为“夫差桥”。     夫差桥位于湾头闸桥东约60米处,2007年7月开工建造,2009年“4.18‘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前夕竣工通车。该桥长214米,宽50米,中间绿化隔离道0.5米,为双向6车道,总投资1.9亿元。系古运河扬州市区段上的第11座桥梁。     夫差桥的建成通车,将北三环路与运河北路连为一线,使9公里长的市区三环路全线贯通。既沟通了市区东北部两岸交通,又拉近了公、铁、水物流集聚区至市中心及扬州港的距离。这对于完备公铁水大交通网络,促进扬州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古运河扬州市区段的建桥历史,从1935年始建第一座简易公路木桥———通扬桥算起,到2009年春,夫差桥建成通车为止,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短短的72个年头。然而,随着扬州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古运河面貌变迁之大,变化之快,前所未有。如今,古运河上的桥越建越多,越建越宽,越建越美。这不仅给人们留下了历史的记忆,而且也是扬州这座文化历史名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见证。         张謇与三江营“大达”轮船码头   ◇顾 仁           在江都市大桥镇境内最南端的扬子江北岸,原来有个三江营古镇。清代末代状元、实业家张謇,曾在这里建了“大达”轮船公司。     三江营三面环水,凸处扬子江中,扼江守淮,水陆交通便捷,因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到了清代,就成了上海吴凇口、南通狼山、江阴要塞、江都三江营、镇江象山五大江防要塞之一。清政府在这里设衙门、扎营盘,除把守江防以外,还兼缉私盐。长江上游的木材时常运集这里,江面木排绵延数十里,江岸上木材堆集如山,因而三江营一度有“苏北木市”之称。三江营的街市也日趋繁荣,从摊贩到开设字号,绸缎棉布、百货日用、钱庄信局、粮店鱼行、茶馆饭店、澡堂客栈、肉铺豆坊、当典小押、船埠脚班,可谓百业俱全。由于三江营的繁荣,木材经济的兴旺,又是出入苏南苏北的门户,这就为水上的运输打下了基础。     海门人张謇,光绪二十年(1894)四十一岁时成为清末状元,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先锋之一。他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毅然辞官回乡,首先办起了大生纱厂。随后,又办起了通海垦牧公司、大昌纸厂、大生轮船公司、大达码头等二十多个各类企业。其中的大达就与三江营有缘了。     过去,苏南与苏北之间的来往是不能直接通车的,非得坐船不可。不少人曾从三江营码头乘船去上海、镇江、南京。而这个三江营码头,就是大达轮船码头。据1925年《新修江都县志》记载:“大达,设立光绪二十九年(1903)。”从县志记载说明,当时张謇在三江营建的大达轮船码头,是个很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张謇选择在三江营建大达码头,说明张謇审时度势,以洞察经济发展的眼光,看中了三江营的地理位置、水陆交通条件和繁荣的市场。     三江营大达轮船码头建成以后,先后开通了向下游到南通、上海,向上游至镇江、南京的长江水上交通航线。张謇所办大生轮船公司承担了航运船务。大达轮船码头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苏南苏北人们的出行。当时,大达轮船码头一天有三班客船停靠,每天的客流量在百人以上,逢年过节时,每天的客流量达千人,远至兴化的人都到这里来乘船,由此可见当时码头的繁忙和兴旺。     星移斗转,光阴荏苒。随着滔滔江水的百年冲刷,三江营古镇已坍入江心。张謇和他在三江营建造的大达轮船码头,也已进入了史册。而滚滚东去的长江水,还在不停地向人们诉说着这段史实。         放旷疏逸不拘世俗      ———郑板桥的方外交      ◇陈麟德        “人生当贵显,每淡布衣交。谁肯居台阁,犹能念草茅”(清·陆次云:《志感》),常人论交大致如此。然而“扬州八怪”之佼佼者郑板桥却迥异时流,“喜与禅宗尊宿及期门子弟游”(《清史列传》)。喜游荒寺,有“故人访我荒寒寺,苦茗闲谈破草亭”(《和药溪》)之句。尝居萧寺,住焦山别峰庵双峰阁读书时,书“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于敝扉以自娱。还为焦山自然庵题“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为焦山海若庵题:“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情幽、境美、趣佳,亦诗亦画。读书之余,广结方外交。撰联赞《焦山长老》:“花开花落僧贫富,云去云来客往还”。雍正间,曾与李鱓、黄慎同寓扬州天宁寺,“苍茫一晌扬州梦,郑李兼之对榻僧”(题黄慎《未山小帧》)。游杭州,观钱塘潮,寓韬光庵吟诗作画,竟“我已无家不愿归”(《韬光庵》)。游江西,识无方上人于庐山,赋《赠瓮山无方上人》,旋即与师成知己,连家书均可“示无方师一笑”。游京华,与香山卧佛寺青崖上人投契,咏《寄青崖和尚》。燮公平日豪门海味山珍可弃之不顾,而桑门伊蒲之馔却从不放过。可,凡客家谱网(http://www.fankhome.com/),作为国内最专业的“裕民家谱设计”公司,选择凡客,等于选择了成功!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家谱服务提供商——凡客家谱网, 是一家由湖南三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大型互联网谱牒文化企业。总部座落于湖湘文化名城湖南长沙,长沙西毗贵州、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北通湖北,京广高铁与沪昆高铁两条高铁大动脉贯穿其中,是南北东西对接的咽喉要道。裕民家谱设计是顺应互联网潮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号召下成立的新一代互联网传统文化企业。凡客家谱网主要从事电子家谱、网络家谱、纸质家谱的修编,致力于将传统的谱牒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实现“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

关于我们| 工艺流程| 成功案例| 服务保障| 免费网络家谱| 联系我们| 凡快家谱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开福大道180号滨河嘉园6栋402 网站备案:湘ICP备15020126号

电话:185-7771-7773 电子邮箱:Server@FankHome.com

Copyright © 2025 湖南汇金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