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文化部门对家谱修编的指示”是大众朋友瞩目已久的热门话题,为此凡客家谱网小编就敞开心扉与大家一起分享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昭苏文化部门对家谱修编的指示的内容,欢迎联系凡客家谱网客服QQ:1556773196进行咨询。
昭苏文化部门对家谱修编的指示》对“怡”的解释只有一个:“〈书〉快乐;愉快。”可见,“怡”字古今异义。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古老观点,大体而言,“和”既有天道观的意义,也有人道观的内涵。从天道观上看,“和”主要被理解为事物生成、运行、存在的条件和方式,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便是指事物的形成要以不同的要素相互作用和统一为前提。在人道的意义上,“和”往往表现为一种价值观念,即人与天(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和”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特殊地位,它不只是儒家主张的哲学理念,也是中国古代不同学派共同信奉的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看,“怡董”二字,就其内在联系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
“百年树人”
这份奏折根据学生的成绩分别等第,把这二十二名学生定为“最优等、优等、中等、下等、最下等”五个等第,那么,清末又是怎样评定学生等第并据此作出相应奖励的呢?
这份奏折有这样一句话:“照章举行毕业”,这个章是指《奏定学堂章程》。根据这个章程的规定,在学生毕业之期,将学生分科试验(即考试)所得的分数及每月积分、平日行检分数平均计算,以满分为极,满80分以上者为最优等,满60分以上者为优等,满40分以上者为中等,40分至20分止为下等,20分以下为最下等。同一个等第内,按照平均分的多少,列为X等第X名。
评定了等第,自然要给予相应的奖励。正如奏折所请,“最优等作为拔贡生,优等作为优贡生,中等作为岁贡生,下等作为优廪生。……自应照章给奖,以示鼓励,而昭激励。”贡生,顾名思义是贡举到国子监成为太学生。贡生分为拔贡(每12年考选1次,因其难考,故古语有“拔贡赛进士”之说)、岁贡(每年选1次,按在学时间依次选补)、恩贡(无定期)、优贡(无定期)、副贡(每3年举选1次,由乡试取得副榜的生员中选送)。可见,仪董学堂和书院、府学、县学不同之处是,在仪董学堂学习结束,考试合格,是包分配的。书院、府学、县学三种学校是纯学习机构,学习结束,自找门路就业,要想做官,还需经过各种官方考试,取得资格,才能做官。科举时代,只有考取进士才能包分配,而拔贡(包括优贡生、岁贡生)虽然身份比进士低一点,也已经取得做官的资格了。相比之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屡应乡试皆落第,72岁始成岁贡生,怡董学堂的毕业生只要成绩中等(满40分以上者)就能成为岁贡生,这样的奖励还是相当优厚的。
《民国江都县续志》卷八说仪董学堂是“以安、梅经费之半详请设立”,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当年仪董学堂学生的待遇,但大体可以确定,他们的待遇与安定、梅花两书院相仿。根据《民国江都县续志》记载,清朝末年这两个书院学生的待遇大致是:
学生分正课生、附课生和随读(附读)生三个级别,合计收正课生、附课生320名,随读生没有定额。具体数字是:梅花书院由举人入学的正课生20名、附课生20名,两院有秀才、监生入学的正课生各50名、附课生各50名,童生入学的正课生各20名、附课生各20名。
正课、附课和附读这三种学生的待遇各不相同,附读生不发膏火费,正课、附课两种学生的膏火费的数额是:举人正课生每人每月银3两,附课生1.5两,随读生前20名每月银1两。膏火费之外,另有优奖银:正课生第一名1.2两,第二名至第五名各1两,第六名至附课生第一名各0.8两。
每月初二,盐运使到书院讲课,称官课,讲课后考试,成绩优异的给优奖银:正课生第一名1两,第二名至第五名各0.8两,第六名至第十名各0.6两。第十一名至附课生第一名各0.4两。
每月十六日,山长(院长)给秀才、监生讲课,称院课,讲课后考试,成绩优异的也给优奖银:正课生第一名2两,第二名至第三名各1.5两,第四名至第十名各1.3两。第十一名至第三十名各1两,第三十一名至附课生第一名各0.8两。
两书院读书的童生膏火银的级别是:正课生每月2两,附课生每月1两,随读生前20名各0.5两。凡官课成绩优异的也给优奖银:正课生第一名0.8两,第二名至第三名各0.5两,第四名至附课生第一名各0.3两。院课的优奖银:正课生第一名1.2两,第二名至第三名各0.8两,第四名至附课生第一名各0.5两。另外,凡是在院的学生每月还发饭食钱50文。
据2001年9月6日《北京青年报》的《世纪沧桑-辛丑国耻百年祭》一文说,那时候1两银子合现在30美元。由此估算,安定、梅花两书院学生的助学金是丰厚的。可见,仪董学堂(江苏省扬州中学前身)学生的待遇也是丰厚的。由此知晓,江苏省扬州中学从创办时起,实践着“百年树人”,从百年大计出发,首要是“树人”这一中华民族的古训,因而桃李满天下。
乾隆年间发生在扬城的逸闻轶事
◇李全权
《清宫扬州御档选编》是一部多角度、深层次记录清代扬州历史的珍贵档案文献,其内容涉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真可谓包罗万象。其于学术研究方面之重要意义,不遑多论;即使作为闲暇读物,亦颇有趣味。今特选读书中所载清乾隆年间发生在扬城的二三轶事。
三保请免萝卜干等关税
事见清乾隆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时任两淮盐政、武备院卿的三保写给乾隆的奏折。据查有关资料,当时的三保刚刚奉旨署理扬关、瓜闸的税务一个月时间,出于对扬城百姓、尤其是小商贩们疾苦的同情,三保向皇帝递交了《奏请免征萝卜干等三项关税事》的折子(《清宫扬州御档选编》第二册63页)。他的理由倒也简单:一是关于萝卜干的征税,“扬关则例并未开载,惟过关时估看担数,按照船料报纳”;二是“瓜菜等物为民间朝夕必需之物,而此项贩卖之人不过无力贫民,藉觅蝇头微利;三是“上年被灾穷民赖此糊口者众多,所纳之税为数甚少(一年不过白银四百余两)”。
从书面上看,是三保作为署理两淮盐政的地方大员体恤小民做小生意的艰辛,为民请命;而乾隆皇帝的朱批寥寥数语,竟将此议否决了。细究起三宝奏折中所列的两条“宽免纳税银”的理由来,倒也不难理解皇帝的用意。
清代前期沿用明代的税则制度,对内陆各关制订征收商品通行税的原则和法规,称为“某某关商税税则”。各关商税则例规定的纳税对象有商人和船户,船户缴纳的船税亦称船料。征收船料的有天津关、山海关、淮安关、扬州关、北新关、武昌关、浒墅关、九江关等。清朝自顺治朝既有“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之国策,税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至乾隆朝,扬州关的船料按每担一分收取,应该算得上是轻徭薄赋了。税收则例是政府制定的税收原则、比例和标准,是需天下共同遵守的经济法规。相对稳定性是法律的基本属性之一,因为只有稳定才能保持权威。对于深谙此道的乾隆皇帝来说,朝令夕改的做法自然是不会被接纳的,何况是为萝卜干这样的物件在扬州关一地破先例呢?同时,三保的第二条理由在皇帝看来也是不成立的。一年下来扬州关也不过征了四百多两税银,皇帝认为摊到个人身上也不会太多。一则兹事甚小,故朱批中写道:“岂可降旨”;二则皇帝认为“即照旧例,亦无甚累民”。故此,乾隆这回连老丈人(与乾隆帝合葬裕陵的淑嘉皇贵妃即三保之女)的面子也没给,一句“所见甚小矣”批评了三保,就算回绝了此事。
由此可见,乾隆对此事的处理体现了一位最高统治者的宏观意识和政治智慧。
谕旨不限南巡接驾官员品级
事见乾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乾隆就历官顺天府尹的程盛修“奏南巡接驾之在籍官员请限以品级并守制诸臣停止接驾”一事所答复之上谕。中国的封建社会,向来奉儒家为经典、奉儒术为治国之道,程盛修的建议集中体现了儒家极重礼制和孝道的特点。程盛修认为:皇帝南巡不是什么人都能接驾的,必须制定一个标准,分清级别,尤其是对官员人等,正所谓“礼不下庶人”。同时,在家“守制”的官员也要严格按礼制停止接驾。守制是封建时代的丧礼名,正在守孝期间须遵守儒家的礼制,谓之“守制”,俗说“守孝”,亦称“读礼”。父、母或祖父、母死后,儿子或长孙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在此期间,不任官、应考、嫁娶等。
对于这样食古不化的老古板,乾隆给出了这样的说服教育:首先是关于接驾的在籍官员,乾隆认为自古以来,皇帝省方问俗,不管是黄口白牙的小孩还是白发苍苍的老者,都可以夹道欢迎,又何况品阶小一点的官员呢?其次是针对一小部分希望通过接驾获取某种利益的人,乾隆表态说“自有权衡”。鉴于这份上谕是要“通行晓谕”的,乾隆还以上次南巡为例,指出那些在南巡途中因接驾被官复原职或降级复用的官员,并非仅因接驾而得益。并大胆发问:“试问有因接驾复用而劣迹仍前昭著殃及百姓者谁乎”?体现了一个封建君王乾纲独断的应有自信。至于“守制诸臣”,乾隆则认为忠、孝二者,“均关至性”,他本人从未要求过“守制的臣子”出来迎驾;但对于那些守制期将满的臣子,乾隆认为一概地要求他们闭门不出,也是不合情理的。同时,乾隆也表示:不会有臣子因为不能迎驾而获罪。(《清宫扬州御档选编》第二册92页)
鉴于程盛修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当然也是出于对持同样看法的臣子们的考虑,乾隆将对程盛修奏折的批复作为上谕“通行晓谕”。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影响之深,即使是外来民族建立的政权亦不能例外,以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孝道治国理念为代表的纲常礼教在一大批封建知识分子心中可谓根深蒂固;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乾隆在此事上所持的一种宽松、权变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的睿智和大度。
乾隆下旨简化南巡欢迎仪式
事见乾隆二十七年二月十八日,乾隆就南巡沿途各道府简化欢迎仪式所发的一道上谕。文字简练,言简意赅。乾隆认为,一直以来皇帝巡幸所到的地方,地方官员都会“预备灯船烟火”,太过繁琐扰民,所以不主张这么做。但不久之前在扬州,乾隆自己开了大张旗鼓的先例,为了避免下面几站接驾的封疆大吏们竞相效尤,他下了这道上谕“传谕知之”(《清宫扬州御档选编》第二册105页)。
乾隆皇帝本没有那么穷奢极欲,也是有爱惜民力之心的。那么在扬州为何破了例呢?原来,当时有“哈萨克陪臣”一起到了扬州,,凡客家谱网(http://www.fankhome.com/),作为国内最专业的“昭苏文化部门对家谱修编的指示”公司,选择凡客,等于选择了成功!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家谱服务提供商——凡客家谱网, 是一家由湖南三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大型互联网谱牒文化企业。总部座落于湖湘文化名城湖南长沙,长沙西毗贵州、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北通湖北,京广高铁与沪昆高铁两条高铁大动脉贯穿其中,是南北东西对接的咽喉要道。
昭苏文化部门对家谱修编的指示是顺应互联网潮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号召下成立的新一代互联网传统文化企业。凡客家谱网主要从事电子家谱、网络家谱、纸质家谱的修编,致力于将传统的谱牒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实现“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