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家谱设计”是大众朋友瞩目已久的热门话题,为此凡客家谱网小编就敞开心扉与大家一起分享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安乡家谱设计的内容,欢迎联系凡客家谱网客服QQ:1556773196进行咨询。
安乡家谱设计华渡村的简称,现属常州市武进区,原本“在县城(无锡)西南,为武进、宜兴、无锡三合界之处”[ 明郑若曾撰《江南经略》卷五下。]。关于管氏的姓氏来源,郑樵说:“管氏: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鲜之国,其地今郑州管城是也。子孙以国为氏焉。又齐有管夷吾,出自周穆王,至夷吾始显于齐。夷吾裔孙修仕楚。齐又有管至父。汉有燕令管少卿,未知其自齐往与此。皆以邑为氏者。”[ 南宋鄭樵《通志》卷二十六《氏族略第二·以國爲氏》.]可知管氏姓氏来源是很显赫的,尤其是管夷吾,更是中华历史上著名贤相之一,其辅佐齐桓公取得霸业的丰功伟绩使他名垂千古,所以管氏后人认管仲为得姓之祖。
华渡管氏自北宋末迁来距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了,其始迁祖为千十五公,又称皇佐公。根据管氏第二十八世管凤和于民国五年(1916)所主修的《管氏族谱》记载:“千十五公皇佐公,濠(明改为凤阳)人。宋南渡,扈跸至临安,安抚毘陵,至华渡里,乐之,卜筑彭头村,迁居武进,是为常州始迁祖。子二:元三、元四。”自皇佐公卜居华渡里,管氏家族“子继孙绳,号称繁衍”[《管氏族譜》前之《程君景伊譜序》,序作於“乾隆壬辰九月”,即乾隆三十七年(1772)九月。],从靖康(1126年)南渡到民国五年,近八百年的沧桑岁月,华渡管氏家族传至三十世,谱列达数百人。从始迁祖皇佐公的两个儿子开始,分为东、西两房,长子元三为东分之祖,次子元四为西分之祖;元三长子正一为东大分之祖,次子正三为东二分之祖,如此支分派别,渐成大族。直到现在,皇佐公的大墓和管氏祠堂还在,我们引用俞元楼先生《管氏后裔寻源记》中的一段话就可以对此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了:“在华渡村我们踏勘了管重和先祖管皇佐大坟遗址及管氏宗庙遗址。管皇佐大坟遗址仍然残存在华渡村西南隅,上面树木郁郁葱葱,周边管氏后裔群居,历经800余年,沧海桑田,几经变迁,而管皇佐大坟遗址依稀可见,这与华渡管姓村民致力保护是分不开的。在华渡村,管氏文化随处可见。有一处村组,题名大三房,意即管皇佐后裔大三房子女的集居地,此地的桥也命名为大三房桥。管氏祠堂遗址在管皇佐大坟西北约一里之遥,平房虽然破旧,但依稀可以看到香火鼎盛期间管氏祠堂繁华景象。”[ 这里所谓大三房,其始分祖是第十三世管澄,字新民。《管氏族谱》、祠堂始修者為第十六世管锡,字希田,号方桥。始修谱时间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祠堂始又曾于乾隆丁丑年(1757)重修。]随着管氏家庭的不断壮大,族众也不断向外地迁徙,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在各地生根繁衍,如下文将要说到的如东管氏即是。
管氏家族自定居华渡,因始迁祖皇佐公扈从圣驾的荣耀及家族本身对族人教化的重视,经过一代代人的涵育,终于绽放出一朵朵奇葩,在常州武进的万花丛中摇曳生姿。
二
说常州是万花丛,这绝不是夸张。康熙二十八年(1684),圣驾南巡,作《示江南大小诸吏》诗,其中有“东南财富地,江左人才薮”之句。毗陵一地,钟灵毓秀,风光旖旎,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优异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绵绵不绝的人文积淀,使毗陵的文化天宇中群星璀璨。从科举文化言之,据《毗陵科第考》等统计,常州历史上一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科考世家累现,文化望族频生。沐浴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下,管氏家族也极其重视对子弟的教育,于是产生了6名进士,11名举人,贡生、监生、荐举、考授为官者则多达234人。虽说789年里仅234人读书求仕,这在常州的很多世家大族里不算是突出的,但即便如此,也足以厕身于科考世家、文化望族之列而不遑多让了。说绽放出一朵朵奇葩,这也绝非虚言,现举几位佼佼者来一窥管氏家族的风采。
管堂一,为三世祖正一公东大分一支,皇佐公第十世孙。其世系图示如下:
皇佐公①→元三②→正一③→昌二④→崇四⑤→旬二⑥→祖二⑦→华二⑧→忠一⑨→仁一⑩→堂一
↓
堂六→复→湜……
由世系图可知,堂一公属东大房分嫡嗣,理应由其继嗣,但其名下注:“生、卒、葬俱无考。”他及其后人的线索至此戛然而止,也就是说他的情况在修谱时已经不能确知了,只知道第十一世代替他继嗣者为其弟堂六公。那么,堂一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的记载缺失了呢?是由于他过早夭折了吗?是他没有子嗣吗?
这是武进华渡里《管氏宗谱》给我们留下的大谜团,如果没有其它史料帮助,这将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可是随着一篇新闻报导的出现,谜底终于大白了。2011年12月2日《如东日报》(周末版),在第三版“文史”上刊登了俞元楼先生的题为《管氏后裔寻源记》的文章,解开了我们上述的种种疑团。
管堂一,又名重和,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出生于武进凤墅桥管家村。管仁一长子,有弟四人:堂三、堂四、堂五、堂六。因兄弟众多,管仁一一家生活拮据,作为长子,家庭的担子必然要早早担在肩上,所以管重和从小就吃苦耐劳,奠定了他传奇般人生的性格基础。
元延佑三年(1316年),管重和21岁,与兵部主事秦公之次女秦氏结为连理。秦氏美丽动人,贤淑有声,伴读劝夫,甚于严师。秦氏相夫有法,教子有方。元至治二年(1322年),秦氏生子正七,字表万。此儿聪慧无比,加之秦氏尽心课子,所以9岁能文,20岁补常州武进县博士弟子员。
因为读书刻苦,加之贤妻督促,元泰定四年丁卯(1327年)李黼左榜,32岁的管重和,中殿试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秩从六品,历官河南临漳武安县县尹,署彰德路同知。
所谓生不逢时,管重和居官期间,正是大元帝国宫廷纷争、风雨飘摇的时期。元天历二年(1329年),明宗暴卒于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县馒头营乡),文宗即位。宫廷政变,纪纲废驰,官吏贪蠹,财政困难,元统治者对汉人的轻视,对文官的压抑,使管重和不得不在数年以后辞去官职,隐身于江浙民间,以设馆教授谋生。可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想求得生活的安定平静已经很难。整个国家动荡不安,人民起义风起云涌。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起兵,两年后攻下江苏常熟、苏州、常州、无锡、镇江等地。毗陵自然也不能幸免。
至正十七年(1357年),管重和为躲避战祸,欲举家迁居他乡。因弟弟堂六不忍离开毗陵,重和把家中资产全部交付给他,并叮嘱弟弟继承管家香火,掌管宗族事务。(这也就是管堂六成为继嗣的原因。)安排完毕,他带着儿子正七、孙子八二、八三、八四渡江而北,至泰州路如皋县掘港场南环河畔安家落户。为什么选中掘港场南环河畔?其原因有二:一是管重和为官期间曾至如皋着藉版图,发现掘港场是发展盐业生产的绝好地点,掘港场东临黄海,背靠长江,掘港境内的串场河西至丁埝闸直通泰州,连接大运河,水路交通非常方便(南环河位置正好在串场河的咽喉处)。加之掘港场偏隅南黄海之滨,远离战祸,这可谓得天独厚的好去处。二是夫人秦氏的祖父,曾与如皋县尹王公为同年进士,与秦家一直关系很好,重和来如皋掘港场安家,如皋县尹王公给予了很大帮助。
到了掘港,管重和率儿孙垦荒建房,安顿下来。全家以务农为主要生计,同时利用此地产盐的有利条件,继承先祖管夷吾的“煮海为盐、以盐为业”的传统,生活一天一天地丰实起来。在自己的生活富足以后,管重和不忘收留他们一家的乡亲,把自己煮盐的技能悉数传授给大家,使父老乡亲的生活大大提高了。随着加入煮盐队伍的人愈来愈多,掘港盐业生产发展起来了。掘港开始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被人们誉之为“小扬州”。这与管重和的倡导和推广是分不开的。
光阴荏苒,管重和在掘港一晃10年过去了,儿子正七已于至正十九年去世,孙子八三、八四也被征服兵役、徭役而一去不归,家中只剩下孙儿元二侍奉祖父、母。在这期间,因为躲避江南战祸,管堂六于元至正十八年,也携家小投奔兄长管重和处安家落户。洪武二年,管堂六复归毗陵。
洪武元年(1368)二月,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当时朝廷诏令天下遗民逸士可入都应试服官。管重和的从弟管讷写信给他,催他尽速回京复职。重和说自己年迈子殁,已没做官欲望,坚辞不去。这一年管重和的妻子秦氏由于久病医治无效,也撒手人寰离他而去,享年71岁。洪武十四年(1381年),管重和86岁,逝于掘港环南河管家村。虽然在华渡里《管氏族谱》上管重和的记载缺失了,但他的主要仕宦生涯还是在迁离武进祖籍之前,所以在评价和认识华渡管氏家族代表人物时不能不提到他。在家族遭逢乱世之时,能够审时度势,谋迁他乡,保存管氏之血统不至于断绝,管重和功不可没。他不仅成为如皋掘港管氏之始迁祖,使管氏后裔在第二故乡繁衍生息,也在非常时期使管堂六一家躲过战乱,为保存华渡一支立下功劳,所以他应该是自始祖管皇佐后对管氏宗族贡献最大的人。
元末明初的腥风血雨,使管氏家族流离迁徙,枝叶飘零,但管氏血脉中的坚毅与聪慧最终使这个家族走出了阴霾,再次迎来了家族的兴旺发达。到了明代,管氏向学之士日多,程景伊《管氏族谱序》赞叹:“(管氏)人文蔚起,士之理学渊源,有不愧二程之目。掇巍科,登显仕者,卓然具见矣。”虽然作序之人与管氏第二十三世管煚(字巽吉)为“姻娅交”,但这段话决不是阿谀之词,而是实事求是的中肯之评。管氏到了明中后期,确实出了一些优秀人才,如探花管绍宁、武进士管绍恂,举人管铉(绍宁长子)等等。其中完全可当程氏赞语者,首推管绍宁。
管绍宁,字幼承,又字谧如,关于他的字,有一种说法是字泰阶[ 見清溫睿臨《南疆逸史》卷七《列傳第三·管紹寧傳》和屈大均《明四朝成仁錄》卷六《嘗(常)州死節臣傳》。](《族谱》无载,未知所从),号诚斋。今将其世系图示如下:
千十五公①→元三②→正一③→昌二④→崇四⑤→旬二⑥→祖二⑦→华二⑧→忠一⑨→仁一⑩→堂六→复→澄→世祥→辂→谷→尚德→阳春→绍宁→铉→滋淇→棆→复暠→基承→世铭→学洛→绳莱→晏→锡仁→庆同
管绍宁为第十九世传人,他的嫡系子孙截止到第三十世没有不就学求仕的,其中佼佼者如绍宁长子管铉,字耳臣,崇祯壬午举人;第二十五世管世铭,字缄若,号韫山,乾隆甲午举人,戊戌进士;第二十八世管晏,字敬伯,官至三品。可谓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这一支的辉煌自然离不开管绍宁的榜样力量。
《族谱》载:“管绍宁为明万历壬子举人,崇,凡客家谱网(http://www.fankhome.com/),作为国内最专业的“安乡家谱设计”公司,选择凡客,等于选择了成功!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家谱服务提供商——凡客家谱网, 是一家由湖南三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大型互联网谱牒文化企业。总部座落于湖湘文化名城湖南长沙,长沙西毗贵州、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北通湖北,京广高铁与沪昆高铁两条高铁大动脉贯穿其中,是南北东西对接的咽喉要道。
安乡家谱设计是顺应互联网潮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号召下成立的新一代互联网传统文化企业。凡客家谱网主要从事电子家谱、网络家谱、纸质家谱的修编,致力于将传统的谱牒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实现“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