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文化部门对家谱修编的指示”是大众朋友瞩目已久的热门话题,为此凡客家谱网小编就敞开心扉与大家一起分享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迁安文化部门对家谱修编的指示的内容,欢迎联系凡客家谱网客服QQ:1556773196进行咨询。
迁安文化部门对家谱修编的指示陂了。现在的祖宅还是当时的旧庄屋。
从这篇序言里,列出世系如下:
-定基――
?――谓――球――霁――焕――良辅――世基――汝贤
-化基――
仔细研读这篇序文,可以看出,对于自己祖先的来历,萧汝贤自己,还是比较倾向于更早居住于江西本地的说法。对于来自于长沙的说法,保持着保留态度。他说得很明确:吾家七代而上散徙莫之详。考七代之祖曰谓,谓生球,球生霁,霁吾之高祖也。七代以上,无法考证,那么来自于长沙,以及是俭公的后代,也就间接的委婉的否定了。而经过考证,谓生球,球生霁,霁是汝贤的高祖,说得非常肯定。
霁公是878年出生的,杨辂是他的外祖或者说是舅舅,他的母亲是杨氏,那么,他的父亲必须在878年之前,就要娶到杨辂的女儿或者说姐妹吧。在湖南穆林公通谱中,还有相关的墓葬的记载:寯长子谓公,谓长子球公,都是葬地名江西吉水长畲山立穴。谓公更是早在839年去世,就葬在江西了。这应该是原始的资料,没有更改过的。这样来看,萧汝贤认为他的祖先早就居住在江西了,可能是晋朝时迁来的,也就是比较可信的。
而且,对于自己家族的祖居住地――基准高塘,萧汝贤是一再提及。前面说到:一派在吉州泰和县万岁乡。现在我们家族的祖住地,在基准高塘,与万岁乡接境,相去才十数里。恐怕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时候迁过来的吧。后面又说到:霁临终时对夫人说:我死后,你们无需再住到高塘祖居去了,在庐陵白沙螺陂有庄屋,可以作为长久居住的地方。
这个序的时间,按典公和与公族谱里的年表,是元祐二年丁卯1087年。网上的萧汝贤撰《萧氏族谱序》,说是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五月。相隔十年。
按族谱里的年表,将相关的一些时间列于下:
庆历元年辛巳1041年,立祖祠。
嘉祐六年辛丑1061年,王安石表定基神道碑。
元丰七年甲子1084年,蔡襄书定基神道碑。
元祐二年丁卯1087年,汝贤撰族谱图自序。
元祐六年辛未1091年,汝贤刻起家三赋,萧服作序。
大观三年己丑1109年,王端礼撰《祖系源流序》
宣和四年壬寅1122年,王辅叙萧氏族谱。
宣和七年乙巳1125年,李公彦序萧氏族谱。
靖康元年丙午1126年,杨邦义作政瑞祠堂记。
绍兴26年丙子1156年,彭合跋公瑜解元试卷。
乾道七年辛卯1171年,欧阳金夫序萧氏衣冠图。
庆元五年已未1199年,周必大赞霁公像。
嘉定元年戊辰 1208年,杨万里题诗三潭。
螺陂谱尊霁公为一世基祖,义富谱尊霖公为一世基祖。吉水《义富萧氏谱》里,载“嘉泰辛酉三月望日(1201年),平园老叟周必大书”《源流记》,还载有署名杨万里于嘉泰辛酉(公元1201)撰《倚富萧氏族谱序》。而螺陂谱里没有,只有庆元五年已未1199年,周必大赞霁公像;嘉定元年戊辰 1208年,杨万里题诗三潭的记载。
在上一篇文章《文元和霁无关系考辩》里面,我们已经解读过,现在的吉水《义富萧氏谱》里,“平园老叟周必大书”《源流记》,和署名杨万里撰《倚富萧氏族谱序》,是后人所托名篡改的。但是他们所参照的,无疑是萧汝贤的这篇序了。
而在汝贤作此序后一二十年,大观三年己丑1109年,吉水王端礼撰《祖系源流序》,认为潭之长沙有萧,实吴王之子球之裔也。吉之萧皆齐梁房后;滨水而居者,如江如汉如源如陂,皆叶于筮坎之卜也,即都起始于文元兄弟。“历观诸族之谱,各详其本派而止其本祖,而上皆阙而不书,世远源长,久而忘之矣”。在王端礼的序里,也没有明说文元和霁中间的直接的联系,只说是后代,那到底是多少代呢?按相关人物的生卒时间和活动的年代来看,文元和霁和霖都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人,几乎就是前后相接的关系,比如说父子兄弟,但不可能是曾祖孙的关系。但既然是父子兄弟,又岂会是“世远源长,久而忘之矣”?所以,萧汝贤对于先祖世系的考证,还是比较明确而肯定的。
然后,在汝贤的序文里,说到杨辂,“当时有外祖杨侍郎面奏,称臣有外甥萧霁”,前面说是外祖,后面又说是外甥,有点矛盾呵。或者,外甥是否是外孙的误写呢?按周序和杨序,就都说杨辂是霁的外祖。
“叔济子讳球名晟,为侍郎杨辂公婿。长子霁,字月卿,仕吴为武宁令,居庐陵高塘。生文焕,字晦叔,徙居螺陂。”这是周序,几乎就是汝贤序的简介。霁的父亲是杨辂的女婿,霁不就是外孙了吗?
“叔济子讳球名晟,实吾祖侍郎公之婿。生子二,长曰霁,字月卿,仕吴为武宁令。”这是杨序,以杨万里的口吻来说的。也说霁的父亲是杨辂的女婿,即霁是杨辂外孙 。
而其他各谱,会不会是因为“时有外祖杨侍郎面奏,称臣有外甥萧霁”这一句话,只看到了后面的外甥这两个字,而忽略了前面“外祖”的称呼,于是就把杨侍郎当成是霁的舅舅了呢?
解缙在有关萧氏族谱的文章里,也说杨辂是霁的舅舅。这也证明了,这个周序和杨序,是在解缙之后才出来的。但是,在《泰和杨氏族谱序》里面,是这样说的:其舅于辂守吉州,因家庐陵,则辂之守吉,实在唐末杨氏吴之初年。注意,如果是舅舅,应该是:其舅辂守吉州,或者是:其于舅辂守吉州。现在却是其舅于辂守吉州,意思就成了:其舅舅于杨辂守吉州时,因家庐陵。即霁公的舅舅是杨辂的儿子,那么,杨辂就是霁公的外祖。
在网上找找杨辂的族谱,有相关的记载:杨辂任吉州刺史,来吉安任职后,因爱庐陵山水之美,遂与诸子沿赣江辗转来到吉水县六十二都,并在杨家庄村开基立业,成为庐陵杨氏始祖。有关杨辂和霁的关系,我们在另外的文章中再考证。
现在还是回到序文中来,那就是有关乾贞二年(928年)这个时间的问题。在有的文章中,说是乾德二年(964年)。详细可见萧东海教授的《文元、觉公和霁公、茂欣异同问题辨正》一文。在解缙的相关的文章中,一再的说,乾贞二年,这是杨吴时期,而不是李后主南唐时期。霁公任官的誥轴一直都在家族里收藏着,到明朝时,解缙都还看到过。那么,乾贞二年,应该是正确的。
在汝贤族谱序里,“当是时,吴主以洪州钟傅(应当是傳,传的繁体字)作乱方息,而武宁邑民尚未顺,思得勇敢之士镇压之。一日问朝臣,可任者谁?”钟传雄据江西三十余年,直到906年,钟传去世之后,江西才开始被杨 吴兼并。如果以这个史实来衡量,这个时间应该在910年前后,到928年,会不会太久了一点?再找这前后的历史年号,就只有后梁的乾化,从911到915年,似乎可以符合。乾贞既然能被当成乾德,那也会不会是乾化呢?乾化二年就是912年,那相应的,霁公去世就是915年, 878-915,霁公寿辰只有38岁,这样也符合去世得早这一说法。
但是,后梁篡唐之后,大多数地方势力都归顺了,就只有晋李克用、歧李茂贞、蜀王建、吴杨行密这四个势力,拒不从命,依然沿用着唐朝的年号。随后各自独立,也是各自使用自己的年号,从来就没有用过后梁的年号。杨吴任官的誥轴上,更绝对不会使用后梁的年号了。既然不会是乾化,也不是乾德,那也只有是乾贞了。
而且,螺陂谱里有庆元五年已未1199年,周必大赞霁公像。丞相周益公赞像曰:乾贞登第,青衫之始;本仕吴杨,误传唐李。威烈如神,盛德百祀。可知,乾贞二年的年号是正确的,没有疑义的。
总之,萧汝贤的这篇族谱序,透露了很多的信息,也留下了很多的疑惑。有待于更多的资料来佐证了。
,凡客家谱网(http://www.fankhome.com/),作为国内最专业的“迁安文化部门对家谱修编的指示”公司,选择凡客,等于选择了成功!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家谱服务提供商——凡客家谱网, 是一家由湖南三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大型互联网谱牒文化企业。总部座落于湖湘文化名城湖南长沙,长沙西毗贵州、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北通湖北,京广高铁与沪昆高铁两条高铁大动脉贯穿其中,是南北东西对接的咽喉要道。
迁安文化部门对家谱修编的指示是顺应互联网潮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号召下成立的新一代互联网传统文化企业。凡客家谱网主要从事电子家谱、网络家谱、纸质家谱的修编,致力于将传统的谱牒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实现“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